正师德之风,铸教育之魂 ——记外国语学院师德师风大讨论
.
发布人:wgyxy  发布时间:2022-09-22   动态浏览次数:415


为进一步提高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外国语学院915日至20日,围绕“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嘱托,做新时代‘大先生’”“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等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号召教师进一步凝聚共识,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四有”好老师。本次讨论以系部为单位,辅导员参加进专业教研组中,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

讨论伊始,系部主任向教师强调了“四有”好老师的评价标准,重申了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们以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如何理解新时代?”“对‘大先生’的理解”“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为切入点,阐述了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王珍珍老师向英语系教师分享了自己在8月份参加2022年上海市暑期教师研修培训班的体会。她提到本次暑期研修班共有八门课程,其中第一门课程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第二个部分由师德典型引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育人、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影视中的“国之大者”七部分组成。她认为,目前深入学习“师德师风”相关内容,并认真做好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

大学英语教育部杨娜老师在回忆自己成为老师初心时谈到,初次登上十尺讲台时,就记住了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进入新时期以来,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思想觉悟,加强思政教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的那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他认为,新时代教师需要一方面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学与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时刻关注时事,建立大局意识,将思政融入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姜子良向德语系教师分享了关于如何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国家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一是要热爱本职。这是每个人做好工作的前提;二是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我要坚持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工作;三是要乐于奉献。勇于承担工作责任,为工作献计献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能畏首畏尾,轻言放弃。

本次师德师风大讨论是外国语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月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今后学院会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号召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涵养高尚师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