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我校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2年12月23日共办上海电机学院首届月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人文社科分论坛。会议采用线上模式举行,来自河南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学者参加研讨会,与会的还有来自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
人文社科分论坛由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冬姣主持,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交流洽谈等形式为青年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搭建交流平台,为青年学者全方位了解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便利通道。
分论坛议程第一项是二级学院介绍。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玉双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冬姣分别对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团队、学科方向、平台建设、高水平成果以及引进政策进行详细介绍,表示基于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临港的政策优势,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处于快速发展期,渴望有识之士的热情加入,并提供最宽松自由的科研教学工作生态,让人人都成才,人人都大展才华。
分论坛议程第二项是学者发言。第一阶段由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慧主持,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倪坤鹏、上海交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钱蓉蓉、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语言科学博士曹书源进行主题发言。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倪坤鹏作了题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背景下刘震云小说英译与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主旨报告。通过考察刘震云小说英译中国文化意象的传播、译者行为、传播影响因素、翻译与传播的联动融通等重要问题,以刘震云小说英译为契机重新探索作为中国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有效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钱蓉蓉作了题为“欧美视角下的中日战争书写”的主旨报告。通过批判《回忆亚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记忆受到政治驱动”的核心观点,对中国公共和私人的战争纪念馆的对抗问题、香港战争选择性记忆的问题和慰安妇问题逐一提出具体的反驳史料,指出不少外国学者由于语言障碍和态度障碍对中国抗战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负面的和扭曲的。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语言科学博士、PIA UDG公司工程师曹书源作了题为“基于语料库的语篇结构解析器的开发”的主旨报告。根据美国学者W. C. Mann和S. A. Thompson的修辞结构理论提出了语料库构建、标注标准定义、语料标注、标注结果分析、软件开发为一体的五个研究步骤,指出计算语言学和外语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语料库建立和二外学习软件开发之间的有机互动。
学者发言的第二阶段由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冰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萍萍、青海大学讲师石浩、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亦驰、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丽进行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萍萍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何以可能”的主旨报告。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术语在国际知名典籍中的出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哲学研究的三个历史分期、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何以可能的若干理据等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研究可能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重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问题的研究有所补益。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青海大学讲师石浩作了题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的价值、挑战及进路”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提升主流思想舆论能力有助于破解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体乃至社会整体精神的贫乏等现象,破除长久以来被西方垄断的关于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话语体系,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对内实现媒介融合,对外实现国家形象的自我维护。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亦驰作了题为“新时代加强党内巡视监督的基本经验”的主旨报告。提出包括深化对党内巡视监督战略定位和本质内涵、以严格的标准要求推动党内巡视监督高质量、将人民的立场贯穿在党内巡视监督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党内巡视监督的制度化水平、切实增强巡视的系统性与协调性、遵循党内巡视监督规律以提升其科学化水平在内的六项研究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丽作了题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的主旨报告。她通过数据介绍了近20年思想知识教育学科研究的概况与特征,指出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乡村及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此,一方面对“后真相”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困境进行探索,对高校精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系统性建构,另一方面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困境与改进对策。
分论坛议程第三项是座谈交流。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吴连春指出从传播学的视角对中国当代文学外译进行跨学科研究富有新意,并同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倪坤鹏针对海外传播有效模式的建构现状、发展路径进行对话。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项军对首届月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人文社科分论坛进行总结,他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青年学者表示衷心感谢,认为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为党建工作、课程融合和传播中国文化带来新启发。他指出,本次论坛既推动青年学者们对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了解,又分享了人文社科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和国际相关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贯彻了交流、合作、创新和共享的关键词。